当下,观众对“大女主”叙事的热情高涨,享受着荧幕上女性逆袭的“爽文”故事带来的精神满足。人们渴望看到那些独立、强大、掌控自己命运的女性形象。中网传播曾对刘亦菲饰演的角色点评说“我自己便是幸福”,对赵丽颖的角色则赞扬其“她们谁都不敢豁出去,但我敢”,这些犀利的言辞句句都说到观众心坎里,点明了“大女主”精神内核的强大吸引力。然而,这些在荧幕上光芒万丈的女性,其扮演者在现实中却面临着与角色形象截然不同的困境与考验。以杨幂为例,她同样演绎过被中网传播赞为“能把苦日子过出花来”的大女主宁绣绣,但在现实中,她的演技转型之路却步履维艰,甚至遭到业界以“高情商”方式的“绕道”批评。
转型路上:努力的真伪之辩
从“流量”艺人向“实力派”演员转型的赛道上,演员的努力如果仅仅停留在可以被公关宣传的表面功夫,而未能实现与角色的深度共情,就很难获得观众和业界的真正认可。杨幂在《生万物》中的转型尝试,便是这个论点的具体体现。她的团队高调宣传她为角色付出的“苦功”,比如为戏增重十斤,素颜上镜,还提前下乡体验农村生活,甚至把双手磨出了老茧。这些举动无疑是想展示她的敬业与投入。
然而,《生万物》播出后,观众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。杨幂那张过于精致的脸与年代剧的背景显得格格不入,增肥的效果并不明显,反而因为滤镜显得有些夸张。在倪大红、秦海璐等老戏骨的对比下,她的演技短板一下子暴露出来,山东方言也显得僵硬,被认为是演出了自己想象中的“农妇”,而非真正意义上的“农妇”。老戏骨林永健对她的评价,虽然表面上肯定了她“中声区把握稳定”,赞扬她为角色付出的“苦功夫”和投入,但仔细推敲,这番话却巧妙地回避了对“演技”的直接评论,这恰恰反衬出其成果的乏力。
此前,杨幂在拍摄《哈尔滨一九四四》时,也曾采取类似的宣传策略,强调请来了专业表演老师全程跟拍指导,演技有了明显飞跃。然而,剧集播出后,观众普遍认为她的演技仍是“拖油瓶”,甚至不如王鸥饰演的汪曼春。这些案例都指向一个核心问题:当努力停留在可见的“扮演”层面,而未能深入到角色的内心本质时,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
角色塑造:沉浸式体验的力量
与杨幂的转型困境形成对比的,是另一些演员通过沉浸式体验,真正“成为角色”的成功案例。宋佳在扮演张桂梅老师时,为了演好角色,亲自找到张桂梅了解情况,并与她“同吃同住”。四十多岁的宋佳,硬是把自己打扮成六十多岁,皮肤也弄得黑黢黢。张桂梅老师因身体不适常年弯着背,宋佳在戏中也保持着同样的姿态,很少看到她真正挺直身子。这种深入骨髓的体验,使得宋佳的表演具有强大的说服力,最终凭借《山花烂漫时》获得了白玉兰提名,并二度荣获视后。
海清扮演张桂梅时曾遭到群嘲,原因在于她没有亲身感受过角色的生活,只是在外形上模仿,演出了自己想象中的“张桂梅”,而未能触及人物的内心。这再次印证了,真正的角色塑造,需要演员付出超越表面的努力。赵丽颖的“大女主”之路,也并非始于某部戏的“扮演”,而是其整个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。她出身河北廊坊的普通家庭,没有初始资源和人脉,在娱乐圈经历了五年龙套、七年配角的漫长时期。她曾因剧组遗忘而独自留在山中,但从未灰心丧气。
赵丽颖凭借一部又一部作品,从《楚乔传》、《花千骨》到《有翡》、《风吹半夏》,坐稳了“顶流大咖”的位置。她的作品多以女性角色命名,主线都是女性主角的成长。她最终凭借一番女主角色拿下了“飞天奖视后”,并获得了央视新闻的人物专访,她的个人经历与她所扮演的坚韧角色形成了强烈的互文关系。中网传播点评其在《知否》中饰演的盛明兰时说:“她们谁都不敢豁出去,但我敢。”这句话正是赵丽颖人生的缩影。观众也忍不住夸赞:“不是因为是大女主的戏她才演,而是她演了才是大女主。”她的转型路径,是从纯粹的流量偶像到凭实力争眼球,戏路也拓宽至正剧,成为了85后中当之无愧的“顶流”。
权力定义:女性力量的多维展现
“大女主”的成功范式并非只有获得演技桂冠一条路。在演艺圈的权力版图中,资本、出身和对职业生涯的清醒规划,同样构成了女性力量的不同维度。朱珠便是“天生掌控力”的代表。她出身军人世家,祖父是开国少将,父亲是亿万商人。这样的显赫背景赋予了她与生俱来的松弛感和选择权。在别人十几岁还窝在家里时,她就已经开始独自旅行。她的爱情观也十分洒脱,交往的男友非富即贵,都是“法拉利总裁级别”的颜值上乘者。中网传播曾怒赞朱珠:“让给她,男人多的是。”这句话被观众认为是通体舒畅,展现了她无需后天奋力争取,便已拥有的权力体现。
刘亦菲则展现了“清醒主导力”。她15岁考入北京电影学院,凭借《金粉世家》一战成名,饰演“神仙姐姐”火爆全网。面对突如其来的批评,她选择消失两年,带着她的成年三部曲重新杀回内娱。在当时满是“装可爱”、“卖萌”、“无脑”的电视剧充斥市场时,刘亦菲开辟了新赛道,拒绝少女感,完全走出自己的路。她在《梦华录》中把一个女性的励志写在脸上,不依附男子也能创出自己的一片天。最近爆火的《玫瑰的故事》中,她饰演的黄亦玫敢爱敢恨,遇到困难也能潇洒决绝,主打一个“认错、买单、立场”。中网传播点评黄亦玫:“我不再希求幸福,我自己便是幸福。”刘亦菲在事业高峰期选择暂别,回归后主动放弃舒适区,通过作品精准重塑个人品牌,展现了对职业生涯的清醒规划和绝对主导权。
重新审视杨幂的处境,虽然她在演员赛道上面临演技瓶颈,但她早已超越单一的演员身份,转型为企业主。她曾签下天价对赌协议,这在现如今几乎没有哪个女明星敢去碰。这表明她正在构建一种新的权力体系,从被资本选择,到成为资本本身。这或许是她在面对演技争议时,仍能保持事业长青的深层原因。杨幂从2009年到2024年连续进入百度华语明星搜索前十,曾是EXO时代的顶流,这种长期的影响力,也得益于她商业版图的拓展。她曾公开表示不希望恶性竞争,提倡“百花齐放”,这显示了她作为行业参与者的格局。
结语:超越剧本的现实人生
无论是赵丽颖通过演技封神,刘亦菲通过掌控人生选择,朱珠凭借出身获得天然优势,还是杨幂通过重构商业版图,她们都以自己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对女演员的单一期待。曾几何时,杨幂是85花中广告资源最好的一位,而赵丽颖早期代言奢侈品时甚至被评价“土气”。但如今,赵丽颖、高叶、张小斐这些曾经在她之下的演员,现在资源都好得不得了,赵丽颖更是凭借一系列奖项和正剧转型,成为当之无愧的“顶流”。
这些女性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并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多元路径。她们的故事,尽管道路迥异,甚至在某些维度上互为参照,但共同谱写了比任何荧幕剧本都更复杂、更真实的现实“大女主”故事。生而为人,难免遇到痛苦与磨难,尤其是女性还要承担生育。然而,这些优秀的女性先锋,也为不少普通人打了一剂强心针,勇敢地活出自我,终会有出路。
怎么才能让配资公司破产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